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永定分校“家长教师协会”网上学习
第三讲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永定分校“家长教师协会”网上学习
第三讲
“家校融合、教育咨询” 教师 赵鸿昌
《读书看报》20180912
有关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据9月11日《中国教育报》新华社北京报道,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强调:
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国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
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教育案例分享201803》20180912
加强沟通,搭建幸福教育之桥
记得07年刚调入北京时,在西辛房中学当班主任,初一的班里有35名学生,28位男生(值得一提的是金明,后来考入首师大附中永定分校,高考时600多分考入一本),只有7位女生。
有一位姓周的男生,总是迟到,上课纪律也不好。一天放学我陪他回家,足足走了近两个小时的路,圈门上面一个叫天浮桥的村子。沟通后才知道,孩子父亲肝癌晚期,母亲打工,爷爷奶奶种地,没有人管孩子。回来的路上我的心情特别复制,家访让我了解了学生家里的实际情况,同样教育了我自己。
原来我一直三番五次强调教育他,训斥他守纪律,不能来晚,好好学习------却不知道背后的原因,将心比心,我的关怀太少了------后来我发自内心的关怀和关注他(相信他能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他也改变了许多------
小赵评论:(只是一家之言,对与不对,大家见谅)
不论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你我皆凡人,难免有烦恼”,我们也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互相了解,理解,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师生间的,家校间的等等)
有时家长只看到眼前自己孩子的好,却不知不在身边孩子的表现。老师也一样,看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所以我们更需要定期主动交流。您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