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宣传展示乡村振兴“百千工程”中的典型乡村,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管理和经营水平,11月7日,一场聚焦引智帮扶与和美乡村建设的交流与专题培训活动在北京市顺义区隆重召开。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成人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工作委员会与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联合主办,顺义分校与门头沟分校共同承办,吸引了来自各分校校长、副校长、干部教师代表及村代表等50余人参会。

活动在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奕捷,顺义区后沙峪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王俊,北京市农广校校长张新华,北京市农广校副校长马雪雁等领导的见证下拉开帷幕,由市成教学会农村教育工委会理事长李明智主持。

与会人员首先参观了顺义区后沙峪镇董各庄的乡情村史馆,深入了解了董各庄村的历史文化及乡村建设成果。

在乡村振兴建设经验交流环节,董各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长林详细介绍了运用“加、减、乘、除”四步工作法建设和美乡村的实践经验,以及村企合作新模式为百姓带来的福祉。

优觅友家项目总监赵丹分享了企业入驻农村、参与城中村治理的成功案例,展现了提升村容村貌、增加村民收入和幸福指数的创新举措。

昌平区十三陵镇康陵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立新以《小春饼“摊开”大产业》为题,分享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康陵村在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文化传承保护等方面的显著成效。

陈奕捷对三位发言人的汇报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围绕和美乡村建设进行了深入点评。他鼓励加强产教融合、校企融合、村企融合,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他以浙江未来乡村建设的基本架构为例,深入剖析了和美乡村建设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路径,倡导因地制宜、回归心灵和生活本真,将和美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
随后,房山、怀柔、延庆、大兴、昌平、顺义等区的农广校负责人也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分享了各自在乡村振兴事业中的宝贵经验和做法。

张新华校长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给予高度认可,并对广大农广教育者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注重人才培养与农广校职能的契合,建设人心向善的和美乡村;二是充分利用专家的智力支撑,将农村生态建设与百姓致富有机融合;三是发挥村、镇、区、市四级合作联动机制,培养出实用人才,宣传和推广成功的经验做法。

活动的最后阶段,与会人员走进了顺义区后沙峪农场,实地感受了乡村建设的成果和魅力。大家纷纷表示,将结合所学所思所看,进一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引智帮扶和美乡村建设交流与专题培训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更为推动北京市和美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未来,农教人将继续搭建交流学习平台,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