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家庭公约进校园”活动,促进实验校、实验班家校社协同教育工作的开展,近日,门头沟区社区学院召开了北京市“十三五”规划课题《以家庭公约为工具的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家庭公约论文交流会。北京教育学会家长教育及家庭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市家庭俱乐部主任李鸿飞、课题负责人社区学院副院长刘孟海,社区学院部分领导、教师和10所实验校的负责人及10多位班主任老师共同参加了此次交流会。

会上,各校实验班的班主任结合自己班级实际,详述了在班级中推进家庭公约的方法及做法,用数字和案例展示了公约践行的变化和效果。交流中,有的老师说“我们班主任或者家长的‘认为’,往往能够影响和决定孩子的一生的‘行为’,所以我们要把自己的认为,转化到学生平时的行动中去”;有的老师说,通过“启动活动,树立榜样”、“设立专栏,展示风采”、“阶段表彰,促进开展”、“依托活动,促进沟通”和“持之以恒,形成常态”五个阶段推进公约践行,学生从原来的只完成一项,到现在已遍地开花,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的老师说,“我利用家长会和班级群对家长及时进行指导,对家长制定的家庭公约提出修改建议,家长们积极响应,也和孩子一起纷纷加入到践行中来”。整个交流会,老师们情绪高亢,发言主动,分享了自己对家庭公约的理解、感悟和思考,总结了公约实施过程中的好的经验和举措。

在听完各位班主任的精彩分享后,李鸿飞老师进行了点评,就公约在践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作出了分析和指导,并为发言的班主任颁发了获奖证书。


最后,课题负责人刘孟海对各位班主任的精彩分享、各实验学校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并对2019年继续推进家校协同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建议各校可以从公约情景剧等不同层面进行成果积累,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受到教育和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