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第二分论坛在我校举行
12月15日,第三届全国中小学“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不拘一格育人才”校长论坛在门头沟区召开,全国基础教育的专家精英齐聚一堂,畅谈人才培养,共谋教育发展,这恰是对十八大报告中“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的积极响应,是教育界的一次盛会。
第二分论坛于12月16日在大峪中学拉开帷幕,分论坛主题为“人人成才与英才培养”。大峪中学刘景敏校长作为东道主率先发言。刘校长由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入题:“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发言题目为《做培育人才成长的泥土》。刘校长认为我们的社会需要英才,更需要人人成才,而大峪中学学生培养目标“塑造自主性健全人格”就是对人人成才的个性解读,自主是前提,健全是关键,教师队伍建设是保障。让学生主体意识在高效课堂上萌发,在社团活动中熔炼,在社会实践中升华,让教师以人格培育人格,以发展促进发展,以探索激发探索,让学校成为涵养人才全面发展的土壤,营造人才个性发展的环境,搭建人才创新发展的平台,从而培养出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知行统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就“怎样促进人人成才”的问题提出回归因材施教的思考,提出因材施教切实可行的四点措施,一是好老师,二是小班化,三是精确化,四是个性化。刘校长最后号召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脚踏实地去工作,切实有效地去改革,平静地去做未有天才之前路面上一片实在的泥土”,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获得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清华附中王殿军校长从学校的育人理念与模式、课程建设目标、课程结构、学校综合课程举例等阐述了清华附中在“英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开创性举措以及卓越成就,王校长的学者风度与忧患意识令人心生敬意。江苏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代表严玉林的犀利敏锐,北京35中朱建民校长的深沉丰厚,郑州外国语学校王中立校长基于本土情怀的国际视野,山西省霍州市实验中学李林锁校长的睿智幽默,北京四中顺义分校白瑛副校长的朴质和润,门头沟区育园小学侯勇校长的求真务实,也都给参会领导和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