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山谷论坛第一讲——黄芩研究

日期:2015-05-12 来源:

                        山谷论坛第一讲——黄芩研究

       20131014日,大峪中学全体教师、学生代表、北京市中医研究所何薇教授、教委副主任李冬梅、中教科科长刁致力、全区各中小学相关领导、灵溪教育基地主任苗清水、琉璃渠教育基地李毅主任、灵之秀茶文化公司老总张建民、北京晨报、现代教育报、中国教育报、京西时报、门头沟电视台、《门头沟教育》杂志、教育宣传中心等媒体单位共同见证大峪中学“山谷论坛”正式开讲,至此,60多年历史的京西山谷书院面向社会开坛讲学,“山谷课程”正式拉开序幕。

       本次论坛主题为门头沟区道地药材黄芩研究,同学们的黄芩研究始于20139月初,在曹彦彦校长和科技主任陶术研的亲自带领下,热爱中医文化的高一科学实验班的八名同学和大峪一小、二小、育小的三名小学生共十一名同学到灵溪生态教育基地采集制作黄芩标本,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的何春年博士、彭冰博士和王宏老师同行指导。十一长假期间,同学们又到北京中医研究所的实验室,在研究所专家何薇教授和曾祖平教授的指导下对采集的黄芩标本进行分组实验,从分组、清洗、烘干、捣碎、定容、过滤,到色谱分析、超声提取、冷凝提取、点样、层析分析、记录数据,同学们小心翼翼的操作,认真专注的实验,历时两天的实验过后,各组同学认真撰写研究报告,拥有了第一份自己求学生涯的科研成果。

       在报告会现场,同学们将自己的研究报告一一呈现,就现场同学们的疑问进行解答,并接受专家何薇教授的点评,在曹校长的引导下,学生、科技教师、专家、实践基地领导并肩站立,携起手来,曹校长说这就是“山谷课程”的精髓所在,“自我认识——诱导——体验——研究——论辩——人生规划”,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完善人生规划,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同学们探究学习的兴趣从这里产生,思维从这里开阔,理想的火花从这里点燃。

       黄芩研究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将立足“山谷书院”开发特色科技课程,“山谷课程”从自然科学切入,进而将拓展到人格修养课程、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艺术与体育课程,形成以门头沟地域特点为载体,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特色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建设,让“山谷书院”成为峪中师生探索自然奥秘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