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利用蓝思分级阅读系统 提升中学生阅读素养

日期:2017-05-12 来源:

    2017年5月10日上午,北京市大峪中学隆重举行了《北京教育学院、门头沟英语名师工作室、北京市大峪中学“协同创新”项目—利用蓝思分级阅读系统提升中学生阅读素养》交流会,蓝思英语项目是大峪中学建设未来学校的先遣项目、旗舰项目,率先尝试未来教育中的自适应学习、泛在学习、无边界学习方式。本次活动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钟祖荣,北京教育学院外语与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张金秀等一行教育专家莅临指导,门头沟区教育委员会李东梅副主任,赵明勇科长、督学王占井等亲临现场,门头沟教师进修学校周强副校长、英语研修员吕增宝、闫保良,大峪中学校长曹彦彦,副校长贺启谋一同出席,各兄弟学校的副校长、教学主任、骨干教师和全体门头沟区英语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得阅读者得天下”,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中也规定了学生要有一定量的阅读积累。提高英文阅读能力的最佳方案是增大阅读量,但如何找到合适水平的英文书籍却不容易。仅凭现有的英语能力,如果缺乏有效的指导,学生在阅读英文书籍时,可能会太难以至丧失阅读兴趣,或因太简单而觉得没有挑战性导致提升缓慢。如何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英文读物是一项很重要但又有挑战的工作。北京教育学院引进的美国科学基金会研究的衡量学生阅读水平和标识文章难易程度的标准蓝思阅读指数(Lexile Text Measure),恰恰满足了孩子和教师的需求。经过长期的阅读积累和沉淀,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思维素养和行为素养不再是遥不可及。

    会议中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杨海燕老师介绍了使用蓝思分级阅读体系的初期困惑和困难,使用中的反思和调整,到使用后学生的阅读数据的提升,以动态的变化曲线呈现给了与会嘉宾。既真实又扎实,让大家真正感受到了蓝思分级阅读平台带给我们的惊喜。北京教育学院外聘专家Rose,大峪中学青年教师李艳,名师工作室成员新桥路中学英语教师张文美分别呈现了不同风格的阅读课,令大家耳目一新。

    课后张金秀院长做了精彩的点评。外教Rose授课的主题为代沟,课堂节奏紧凑,具有足够的教学示范,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文本,分解文本,降低学生学习难度,通过采访活动收集其他信息,是典型的jigsaw reading,话题线突出,课堂也给学生机会吐槽,让学生得到很好的释放。李艳老师的课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是对话式的课堂,课前运用reading response 建立学生和文本的对话,阅读过程中和主人公对话。意义的建构来源于对话,这样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为乐趣而读,教师运用了reading theater的形式。张文美老师的诗歌教学也作了很好的尝试。钟院长认为:课堂热身活动设计联系学生生活联系,有学习方法指导,将大任务切成块,结合合作学习,做到了课堂的最优化。“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学生和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门头沟教师进修学校周强校长和研修员闫保良也做了精彩点评。

    在一片掌声中,各位专家、领导及与会教师一行来到了建在花园里的“蓝思阅读空间”,阅读空间的建设为学生的自适应学习、泛在学习提供了场所,也为我校建设未来学校的主要构件之一。我校办学理念鼓励学生主动开展泛在学习,利用网络及时广泛获取信息资源。在蓝思阅读空间中,学生们可以用Pad读书,检测,教师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了解掌控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开展有效的个性化辅导。参观时专家们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此次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授课教师的教学魅力和与会专家精彩的点评让老师们受益匪浅。蓝思分级阅读也为我们今后的课外阅读提供的一种尝试的途径。听课老师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会把这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工具融进教学中,为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创造可能。

    未来五年将是大峪中学拓展教育时空,培养未来竞争力的五年。形成“上接天(信息技术)、下接地(实践案例)”的“线上+现场”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互联网实现教学反馈与成果控制,借助互联网实现学生成绩大数据分析,提高诊断与控制效果。本次“协同创新项目—利用蓝思分级阅读系统提升中学生阅读素养”阶段展示会,将助力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助力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助力于我校建设未来学校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