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喜讯】“一师一优课”让青年教师完美“蛹变蝶”

2020.12.18 | |



近日,2020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省级优课已经完成评选,评选结果公布。北京八中永定实验学校李云、刘怡佳2名教师的课例获评省级优课,朱瑞、李晓萌、关祥金3名教师的课例获评区级优课,优课数量位居门头沟区教育系统首位。

2020年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名单
李云老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刘怡佳老师:初中历史《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2020年一师一优课区级优课名单
朱瑞老师:初中语文《阅读--22 愚公移山》
李晓萌:初中生物《生物体的结构--第二节生物体》
关祥金:初中物理《运动和力--六、运动和力的关系》

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深化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加大教研力度,促进教师学科教学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双提升,按照区教委2020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实施方案。北京八中永定实验学校组织教师精心准备积极参与助推教师实现专业化完美“蜕变” 。

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走近他们......


李云(初三语文教师):《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是我们了解鲁迅童年、青年人事的重要材料,也是走进鲁迅精神世界的必由之路。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在语文教研组的共同探讨中,在一次次的磨课与调整后,终于呈现出一堂整本书阅读探究课,为整本书阅读指导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本节课我立足于人物,探究不同类型的人物群对鲁迅人生带来的影响。从回忆整本书中的人物讲起;进而分组梳理人物群,提取人物共性;最后探究不同人物群体对于作者深远的影响,完成课堂小结。
磨课是一种教研,是对这一节课的不断完善,更是我们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不二法门。好课多磨,只有在不断地反思中才能取得进步,只有在比赛的历练中才能快速成长。


刘怡佳(初三历史教师):《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教师以“我与张骞比勇气”的导入形式拉近了学生与张骞之间的时空距离,引导学生近距离感知历史人物。本课在“西域·印象”和“英雄·凿空”两个环节中,教师精心选取了多类型史料,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学生在甄鉴史料的过程中也丰满了他们头脑中张骞的历史形象,从多个角度让学生整体感知到了张骞出使西域所表现出的民族气节和大汉风骨,感知到了他强烈的家国情怀,从而使课堂于无声处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丝路·赞歌”和“一带·一路”两个环节则将古今两个时空相互联结,在比较分析中,学生深刻了解到历史课堂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以古鉴今是我们学历史的重要目的之一。整堂课教师在多角度讲述张骞“凿空”之旅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渗透了历史核心素养,也让学生触碰到了历史课堂中应有的人性温度。


朱瑞(初二语文教师):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我深入细致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文本,准确把握重难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学校领导、教研员和师傅的帮助下,多次修改教学设计。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教研员郭玉菊老师和我的师傅李辉老师。
课前通过学情调研,我发现一些学生对愚公精神理解不清,认为愚公精神已经过时。为了解决这一困惑,我立足文本,让学生通过原文语句探究“愚公妻、智叟、愚公子孙、遗男”对愚公移山的态度。“辩则通,通则辨”。学生对“愚公愚不愚”展开辩论,提高思辨能力,进一步理解愚公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同时提供链接材料“郭亮村开凿出了绝壁隧道”,明确当代仍需要愚公精神。此外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学生探讨在生活和学习中,在面对困难这座大山时,是选择绕道而行还是坚持克服,进而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的精神。


李晓萌(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时,我从备好每一节课做起,脚踏实地,勇于创新,有不明白的问题及时向师傅及其他教师请教,然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学校领导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一师一优课”活动,教研员对我的课进行指导点评,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帮助,教学设计几易其稿,录前试讲接连不断,最终定型,这一切是经历更是成长。
课前通过学情调研,我发现学生对于一些生物学概念较为模糊,为了解决这一困惑,同时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感,我采用橘子及菠菜的实物进行讲解,同学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理解了多细胞生物体从微观到宏观的层次性,同时还使用视频展示了植物由种子发育为完整植物体的生长过程。在这节课中,同学们实现了做与学的结合,也真正理解了生物是一门实践科学。


关祥金(初三物理教师):前面学生学习了简单的运动与力学一些简单知识,本节是前一节的延续,是从定性到定量的过程,这节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探究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激情。牛顿第一定律正是在此基础上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是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直线运动和力学问题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节、本章的重点。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牛顿第二定律又是在牛顿第一定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是三大定律基础,也是整个力学中的基础,是否领会这一物理定律,不仅影响学生对这一章的学习,而且会影响整个物理课程中力学部分的学习。